家乡记叙文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这类型的作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记叙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记叙文1冀都东南,燕赵之地,有城如玉,名曰栾城,这便是我越来越美的家乡。栾城,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也许它不比北京繁华,也许它没有上海美丽,但这几年栾城实行的“三年大变样”政策,让栾城这个不起眼的小城摇身一变,变得更加多姿多彩,怎能不让人惊叹?
栾城县历史悠久,人才辈出。2500多年前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元帅、正卿栾书食采于此,建为栾邑,西汉置关县,东汉改置栾城县。汉代名将柴武、唐代宰相苏味道、元代数学家李冶、红巾军起义领袖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等均为栾城人。历史上有“南京到北京,小县数栾城”之美称。还有宋代着名文学家“三苏”——苏洵、苏轼、苏辙都是栾城后裔。
松柏马路,高楼大厦,这般美丽属于栾城,你看,环城路旁,松柏常青,挺拔苍翠;大街上,行人如流,车水马龙;许多马路重新施工,变的更加宽阔平坦,马路边又装上各式各样的路灯,把街道装点得更加亮丽;栾城还建起惠源小区、东坡家园、水谢花都等高质量居民宅,内有假山、流水、滑冰场、健身娱乐器材等,给人们创造了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天阳超市、万利副超市、瑞丰商场等大型购物场所,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方便。栾城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向一个现代化城市迈进。
一个城市的好与坏,首先看公民素质的高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的繁忙,人们更多使用便利的塑料袋,而使用后又不及时放入垃圾箱,于是,塑料袋满天飘是常事。这两年,由于“三年大变样”活动的实施和一系列“争做栾城好市民”的活动的开展,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人们的道德修养,人们都争着美化环境,植树造林,自发组织保护环境的活动。大家说有如此好的栾城儿女,栾城能不美吗?
更让人高兴的是,除了这些,栾城拥有了四大公园,两大广场。这四大公园分别是交通公园、文化公园、樱花公园、人民公园。两大广场是县标广场、人民广场。交通公园是一个娱乐健身型公园,老少皆宜;文化公园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公园,内设有三苏纪念馆、柴武台及其他名人的介绍碑文等,给人一定文化熏陶;樱花公园有座座假山,条条流水,有亭台楼阁,绿草如茵,环境幽雅。真是“小桥流水添雅趣,奇花异草齐争艳”,此外,公园里有大片林荫,走入其中,清爽宜人。人民公园正在加紧建设,将是又一个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县标广场上矗立着的巨大“麦穗”标志,它是整个栾城的象征。这里的夜市很繁华,各式各样的摊位让人们眼花缭乱,流连忘返。在周末的晚上,这里还会有唱歌跳舞等文化表演,好不热闹;再看已建好的人民广场,有可随音乐舞蹈的彩色喷泉,还有构思巧妙由喷泉做出的“露天电影”,它由喷泉喷水,灯光反射形成,广场上还安装有会旋转、变色的地灯。请你夜晚来吧,这里准是人来人往,灯火通明,彩色喷泉、露天电影和人们的嬉笑声共同描绘夜晚的精彩。这四大公园,两大广场像耀眼的明珠装饰着多姿多彩的栾城。
啊,栾城,我美丽的母亲!在燕赵大地上,您熠熠生辉,变得如明珠一般耀眼,像水晶一样美丽,我为我是栾城儿女而自豪,我禁不住要高呼:“我爱你——栾城,我爱您——母亲!”
家乡记叙文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每个家乡的风俗也不同,我也不例外。
我的家乡是在江西省南昌市,这里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都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
在我们南昌过年时,一家人团圆,那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南昌,回家日期也很讲究。根据《南昌志》记载,旧南昌百姓归家一般择“九”不择“十”,因为“九"与“久"谐音,逢九日归家,寓意天长地久,而出门一般择“七”不择”八”,因为欲谓“七胜八败",那时南昌人认为逢七日出门,做事容易成功。
在南昌不仅出门讲究,年夜饭更讲究。南昌年夜饭讲究“四盘两碗"六道莱,意思是“六六大顺”。“所谓四盘”是指红烧鲤鱼,炒和菜,蹄花和小白菜心。“两碗”则是指鸡汤和糊羹。在南昌,年夜饭又叫“团年饭”,是要全家人一起团团圆圆吃的喜庆饭。
最后一个,就是吃年夜饭的顺序。一般是先吃一碗糊羹,然后品主菜,最后一碗吃“包圆”,也就是汤圆。而在吃饭的过程中,人们要说一些吉利话,抱怨和晦气的话都不能带上餐桌,如果有孩子不慎说出口,长辈会说:“童言无忌!”如果有人打碎了杯子或碗,有人也会赶快说:“碎碎平安,岁岁平安,岁岁发财!”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不体现丰富多彩的地域或文化色彩,让我们一起建设家园,把民风民俗更好地传承下去。
家乡记叙文3宁夏很小,是我国最小的一个自治区,只有6.6万平方公里,但回族人口占了全区人口的三分之一,爸爸曾给我说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是1958年才成立的,但古时候党项族就在这里建立过西夏王朝,至今贺兰山下还坐落着有号称“东方金字塔”的古西夏皇帝陵墓,它们静静地向我们诉说着古西夏的历史和传说。爸爸还告诉我,宁夏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宋朝的岳飞还写过我家乡的贺兰山,他写的《满江红》我还会背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还有清朝皇帝关于“铁打的洪广营,纸糊的宁夏城”的传说,这里有很多古时候的兵营、关口,有镇北堡、平吉堡、还有杨六郎守的三关口,随着岁月的流逝,军营慢慢的被废弃了,就是在被废弃的荒原上建造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拍了很多很多电影,象红高粱、贺兰雪、大话西游、牧马人、黄和谣等等,很多在这里拍的电影都获过奖,可以说中国电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我得家乡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有沙湖、沙坡头、六盘山,还有很多土特产,有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有灵武的长枣、中卫的硒砂瓜,你想知道这些吗?那你就来我的家乡做客吧,我会让爸爸妈妈用穆斯林的盖碗茶、手抓肉招待你!
我等你来我美丽的家乡——宁夏川!
家乡记叙文4先说说那拔地而起的高楼吧。从前,楼房稀稀落落,分布又不均匀,与平房交错在一起,让人们感觉那些平房小得可怜,而那楼房也酷似一座座怪峰似的,显得很不协调。可现在呢,林立的高楼整整齐齐,犹如正在等候检阅的士兵一般雄伟壮丽。
再瞧瞧路上的汽车:南来北往,川流不息,井然有序。马车、拖拉机早已不知去向,尤其是那出租车,从前都是一些“松花江”之类的,人们还很少乘坐,可现在不同了,车是舒适快捷的夏利,而且是“出门就打的”,多爽!
再来看我县的瓷都广场吧!光亮耀眼的水波纹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如云海厅景般神秘莫测。广场上,喷泉喧腾飞溅,把泉池内的假山洗得一尘不染。泉水被风一吹,如烟如雾,神奇缥缈。在阳光的呵护下,映出道道彩虹,犹如七彩飘带一般,鲜艳亮丽。广场上当然少不了草坪和花坛,而这里的设计更为巧妙:花坛周围是 ……此处隐藏3617个字……之一。它以它那得天独厚的亚热带气候及民俗风情吸引着各地的游客,带给游客一个难以磨灭的印象。
走进丛林,看到的是一片绿色,简直是绿色的海洋,上面是深绿色,下面也是深绿色。只有中间是黑色的树干,树干长期见不到充足的阳光,所以成了黑色。这里的空气十分湿润,清新,还带有一股泥土的芳香。晨雾中,从茂盛的绿叶缝里射进千万缕七色的光线,这些光线便是阳光,它们把丛林装点得更加诱人。晨雾升起来了,丛林笼罩着一层白色的轻纱。时间在慢慢移动,雾也在慢慢变化,雾越来越多,越来越浓,越来越密,整个丛林都披上了一件银白色的轻纱制成的早装。绿色越来越淡,空气越来越湿润。射进的阳光一条条地穿过轻纱,好像把轻纱用千万根七色彩线装饰起来,叶上的颗颗露水如同晶莹透亮的珍珠,闪射出奇异的光芒。雾气慢慢散了,那淡绿色又成了深绿色。
西双版纳是傣家人的家园。他们的服饰艳丽多彩,更把西双版纳打扮得五彩缤纷。傣家人民十分好客,看到外地的游客,便热情地把游客请上竹楼,倒上一杯香喷喷的糯米茶,端出富有傣家特色的手抓饭,来款待客人。傣家的竹楼十分奇特,用四根很粗壮的柱子撑着。从外面看,房屋构造十分简单,两片人字形又大又宽的房顶盖在一小点的房屋上,看着会觉得这房屋又小,又不牢固。下面是一块很大的空地,用来饲养家禽。可顺着楼梯上了竹楼,这里的一切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它内部很宽敞,又牢固。地板全用竹席铺着,很凉爽、很干净。
屋子里面分两间,一间是宽敞的卧室,卧室里能放五六张床。用的也讲究,有各色的尼龙帐和毛巾被。外面一间就是客厅,一般傣家客厅里的一切摆设都很讲究,有收录机、电视机、缝纫机等,可见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比别的地方差。屋子中间,一年四季都点着一塘火,火塘上面的架子用三根木料搭着,架得很结实,能在上面架锅煮饭、炒菜和烧开水。虽然屋里有火塘,却不热,又没有烟,烟都从那奇特的屋顶出去了,所以屋里的空气总是那么清爽,还带着一股淡淡的竹香味。屋子外面是一个用席铺的小平台,这小平台相当于我们汉族人住的屋子的阳台。在小平台上,人们坐着喝糯米茶,吃手抓饭,乘凉、谈天。
西双版纳,在祖国的版图上,如一块绿色的宝石,熠熠发光,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勇敢。
家乡记叙文12以前的平寨很穷,没有桥,人们需要什么都要从河里运过来,使得这里人们的生活贫困。现在,在县政府的开发下,这里成了乡村旅游的示范点。
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山上变绿了,真像绿色的海洋,荷花池里的小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
夏天,荷花池里的荷花开了,粉红色的荷花婷婷玉立,真像一个个花仙子,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地捕捉蚊子,看上去非常的有趣,山上的野花五颜六色的,就像一个大花园。
秋天,树木的叶子变黄了,枫叶红了,象一张张红色的邮票,果子成熟了,一颗颗金黄色的果实,如一个个小铃铛,如果你吃上一口,会感觉很甜很甜。
冬天,河面结冰了,到处都是白雪,一片银白色的大地毯,孩子们在河边,打雪仗,堆雪人,看那一个个小雪人,好可爱哦。
在党的策下,我的家乡娈了。
我的家乡平寨真是太美丽了,我希望家乡平寨能变得更加美丽!
家乡记叙文13我的家乡顺德区,有着美丽动人的传统节日和文化,有着家乡应有尽有的特产,还有着善良可爱的人们。
我的家乡是鱼米之乡,在大街上,在农场里,到处都能看见活蹦乱跳的鱼儿和香香软软的大米在街上卖。农场里,农民伯伯正在努力地收割呢!一排排的水稻上,有多少农民伯伯的汗水与他每天勤劳的身影啊!一年之计在于春,伯伯们忙把米收割完后,又要开始耕地,种大米了。渔场上,池塘里,大把大把的鱼儿都忙着往车上“跳”,呀!足足装有六辆车呢!白白胖胖的鱼儿都是渔民伯伯靠自己的双手每天的劳动换来的,得到的,这聚集了几百个渔民伯伯的汗水与劳动的结晶。
我的家乡也是传统之乡,每一次过节的时候,村民们都会按传统来准备吃的东西。比如说:春节,每一年的春节,我们都会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和一些饺子与汤圆,来表示今年一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清明节,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拜祭品,去拜祭一些去了世的亲人。而中秋节,在这个月圆之夜,我们一定会摆一些桌子,凳子在阳台上,上面放着一些食物,供我们赏月时吃。教师,母亲,父亲节时,我们不仅仅要送一份礼物给他们,还得要有孝心和一种对老师的心意,学会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和父母,努力地使他们开心,高兴与快乐。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充满欢乐,感到幸福的地方,一个拥有特色的地方。来到这里。我感觉像是走进了美妙的天堂,那么快乐,那么幸福。
家乡记叙文14我离开家乡已经有五年了,今天终于有机会回去看看了。
还在车上就听妈妈说家乡近几年开始村容村貌大改造了,我特别期盼快点到家,快点见到妈妈口中的新家乡。
一下动车,我就惊奇地发现,往日颠簸泥泞的小路不见了,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连接着各家各户;又脏又臭的水沟也不见了,片片荷塘传来缕缕清香;满地随风起舞的垃圾袋也不来凑热闹了,路面干净整洁,每隔一段路程,路边就放着一个绿色的垃圾箱。妈妈说的没错,家乡的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
刚放下行李,隔壁静悄悄,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声,我不由诧异地跑过去:“李奶奶,怎么没见您和其他爷爷奶奶一起打麻将?”李奶奶搂着我说:“乡村大改造,不许我们黄、赌、毒。”“那您最近有什么活动?”“我们创建了一个老年人舞队,后天晚上要表演,你可一定要来为李奶奶助威啊!”
告别李奶奶,我立马奔向我恋恋不忘的母校。呀!平房成高楼了,门口监控装起来了,教室里安上了便捷的白板,角落里是小型图书柜,统一的可升降课桌。操场呢?足球网架、篮球架、羽毛球网架、乒乓球台应有尽有。就连操场西面的老厕所也变成干净卫生的城市公厕了。
家乡的变化是巨大的,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基础建设的改善,更体现在文明素质的提升上。我喜欢这种变化,我也要为家乡的改变贡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家乡记叙文15如果你是做火车来的,一出车站正对着你的是象征着我们乌海的塑像--四只雄狮。过去就是最热闹的大街——新华大街,路两边是大大小小的商家店铺,两边种着各种花草树木。前些天是山桃,野杏,红白两色竞相开放。这几天是蔷薇,玫瑰,丁香,争奇斗艳。
听长辈们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华街只有一公里长的水泥路,路边种的树只有一种沙枣树,到处是黄沙弥漫,只有原政府一座四层楼。人们住的都是那低矮的小平房。一到秋冬两季更是北风凌厉,飞沙走石。可是乌海人不断的改造和建设,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把乌海建设成为了高楼幢幢,光滑四射的文化名城,葡萄之乡。
傍晚,你来滨河世纪大道,你就会领略到那的风景是那样的迷人,站在黄河边向远处眺望,一轮红日渐渐地落下来,剩下的一丝光亮,映照在河面上,好像给宽阔的河面上涂上了一层美丽的光彩,又像把一些亮晶晶的五彩玻璃洒在了河面上。那些玻璃闪动着,跳跃着,好似万花筒里变化无穷的图案,真吸引人啊!
朋友们请到我们乌海来,和我们共庆“十二运”。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