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时间:2025-11-17 14:08:14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原来的时候,妈妈带我去看过一部电影叫《唐山大地震》。

故事中,有一个小女孩方登,她的弟弟方达,是里面的主要人物,这原来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可是在这次大地震当中,使她们可敬可靠的家庭里的爸爸丧生了。

一天晚上,方登和方达像往日一样,按时睡觉。突然一声山崩地裂的声音在他们耳边骤然响起,那声已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有人高呼“地震了”吵醒了熟睡中的姐弟俩。只听“轰”的一声楼房全部倾倒,姐弟俩甚至来不及互相弄明白原因就被压在废墟之中了。因为这场地震是他们的爸爸丧生。地震过后,房屋倒塌,尸骨遍地。雨滴声,哭喊声,风吼声,混成一片,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地,一切都是破烂不堪,找不到昔日的繁华,找不到昔日的欢笑。从死神堆里爬出来的妈妈奔跑着,叫着姐弟俩的名字,妈妈在寻找着,原来姐弟俩被压在了一块水泥板地下,妈妈找人来救助,情况只能救出一人,姐姐方登央求妈妈先救弟弟,妈妈选择了受力严重的姐姐,就出了弟弟方达。

可是命不该绝的,后来,方登又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了,被一对解放军夫妇给收留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姐弟俩长大了,分别有了自己的工作,方登成了一名医生,方达成了一名公务员,在5。12汶川的地震救援中,姐弟俩又意外重逢,倍感亲切。经历过地震的危险处境,姐弟俩知道震后有多少人需要他人来施救呀!这大概是姐弟俩因地震而分离又因地震而重逢吧!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方达,方达坐在那里犹如铁柱纹丝不动。瞧长大后的方达十分镇定,他看看惊慌失措的同事,镇定自若,一点都不惧怕,是灾难让他变得有经验,变得处理事情果断了。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我对冯小刚的电影有种特殊的好感,加上这个地震的题材,再者它的高票房也更让我好奇。所以抱着这样的心情我看了这部电影。

先说它的地震画面,虽然听很多人说,那个画面很真实,但给我感觉却是不怎么真实。或许高科技过了,一开始我也会以为这个电影会大篇幅展现地震的场面,但结果让我很满意,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也许有一点点的不足吧!但从另一方面我很佩服中国电影的科技发展,以前看惯了好莱坞的高科技场面,再来看看中国的,也许更加希望它更好!前途光明!

再说电影的情节,电影从唐山的一个小家庭的生活开始,两个双胞胎姐弟方登,方达,因为地震,妈妈必须做出选择。妈妈说:“救弟弟!”这句话触动着方登的心,让她三十二年纠结着。这个电影把亲情演绎的淋漓尽致,最后母亲向方登下跪的那一刻,我哭了!这个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的催泪大片,赚足了观众的眼泪,我也不例外!我只从看电影的感情说,我觉得这是个情节不错的电影,内容丰满,让观众的心被主人公后来的命运牵绊着。最后一跪,让观众情不自禁流下泪来。

最后说的是这个电影的演员,徐帆是母亲的扮演者,可以说她把一个母亲演绎的深入人心,只能说冯小刚太明智了,选了这么一个好的演员,为这个电影添了不少彩,尤其是最后一跪,那真情流露,我想徐帆也被自己感动了,因为感动了很多人。还有扮演小方登的小演员,那神情,惹人怜惜,《唐山大地震》的宣传海报用这个小演员做了主角,足见冯小刚对这个小女孩的器重,不过他的决定是对的。

总的来说,这个是个不错的电影,应该也可以说它也有一些不足点,但那不影响它的光芒。祝冯小刚的电影越拍越好!期待他更好的作品。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关于冯导的这部电影最近各大电影院都在热映,给冯导带来了不小的票房,我想这部电影应该会超过《阿凡达》,的确这确实值得庆祝!

但是今天我想说的是,在大家都被这部电影所震撼的时候,但我却不为这部影片而流泪。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觉得冯小刚并没有排出我想要的那种震撼。本身冯导的这部电影就没有多少地震时的悲惨景象,而是用很大的笔墨来描述了灾后人们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其实“思念”这个出发点是对的,这个想法可以感动很多人,亲情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是任何情感不能代替的。

但是我觉得,冯导的拍摄思路是错的,这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冯导突出的是李元妮对女儿的思念,母爱,这没有错,但是我觉得应该从女儿的角度来拍,来刻画女儿由对母亲的恨转变成对母亲的谅解,女儿的感情转变很重要,对于我说的这个冯导只是轻描淡写的用开头和结尾的几分钟带过了。。。并且我觉得冯导的电影中间有的地方太电视剧化了,情节刻画的不够尖锐,没把中国人的大爱刻画到淋漓尽致的程度。

诚然,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挺容易被感动的一个人,有时候就连一篇极短的小说都可以将我打动的流下眼泪,可是,冯导的这部力作却没让我流下一滴眼泪。这说明什么?并不能说明我是个没有感觉的人,这能说明这部电影他没拍到位!我想,如果他拍的是唐山地震时候那些活着的人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自己用手一点一点搬起巨大的石头抢救亲人的场景的话,也许我会为中国人的坚强而骄傲,而落泪!

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片面之词,不足以作为什么,这也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而在团结友爱的人类面前,灾害又显得多么的不堪一击。

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唐山发生了7、8级的大地震,短短的23秒间,结实的地面裂开了,房屋倒塌了,人们被压在废墟下,那些幸存者们不停地呼喊着自己的亲人。23秒的地震造成了一个家庭32的离别。在电影中我看到了母爱,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下的一边压着龙凤胎的姐姐方登,另一端则压着弟弟方达,救援人员只有能力救活一个人,这位年轻的母亲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母亲犹豫不决,最后选择了弟弟,被压在另一端的姐姐在默默地流泪。幸运的是姐姐最终没死,关键时刻解放军挺身而出。人民解放军英勇向前,不怕牺牲,他们搬石头、钻废墟,在方登焦急寻找母亲的时候,把她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并给她食物吃,让她看电影,把她收养。解放军叔叔们完全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一心想着救受灾的人民群众们,把深陷在废墟里的孩子、老人都抢救了过来,他们是最可亲可敬的人!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2008年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姐姐再也掩饰不住多年对祖国和家人的思念之情,毅然回国救灾。姐弟两人都加入了救援队,当方达在给好友讲述他们家的往事时,方登听到了,分离了32年的家庭终于团圆了,在女儿回家时,母亲特意洗了几个番茄。母亲对女儿32年的愧疚,32的想念,在见到方登的那一刻,母亲给她下跪了,方登原谅了妈妈,这一刻令人触目感动,我不禁流下了一行热泪,因为亲情是最伟大的!

亲情是最伟大的!母爱是最伟 ……此处隐藏3938个字……到什么,它有时竟硬把东西塞给你!

32年后,汶川也被狠狠地摇晃了好一阵儿,房倒屋塌,惨不忍睹。

一块水泥板,压着一个孩子的腿。这块水泥板撑了个房子,要是没移的好,房子还会继续塌,就有砸死更多人的危险。

水泥板外面的妈妈就果断地放弃了孩子的腿,让水泥板继续撑着房子,换来了更多人的安全。

只有舍才能得,你必须放弃。至于放弃什么,随你便,但我们往往不想放弃任何东西。遇事果断,非常重要。

我有“选择困难症”。每次爸爸妈妈问我想吃什么时,我的回答总是两个字:“随便!”因为,我什么都想吃,然而又知道不能都吃,却不想放弃哪一样。

为此,我似乎错过了许多东西。

生活就只是一道道的选择题,题目也非常简单:“你要什么?”然而,你未来的路,就在这些看似简单的选择题中,悄悄地定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2

昨天,大妈带着我和表姐去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看完这部电影,我是眼泪汪汪,满怀悲痛地走出了电影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讲述的是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卡车司机方大强一家本来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但是,这场大地震改变了这一切。方登和方达是一对龙凤胎姐弟,为了救他们,爸爸死了。使我感到可恨的是,他们同时被一块楼板压住,无论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最终,他们的妈妈选择了救年幼多病的弟弟方达,放弃了姐姐方登。当时,这一切都被姐姐方登听在耳里,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幸运的是,方登被一名解放军叔叔就走,并收养。为此,方登一直非常恨妈妈,这一恨恨了32年。(其实她的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想她,无时无刻不在痛心)。后来在汶川大地震中,姐弟两个都参加了救援工作,在那里他们重逢了。方登在救援过程中,明白了当年妈妈做出的选择是万不得已的,并原谅了妈妈。

没看《唐山大地震》之前,我总单纯地认为地震很无情,房屋倒塌,很多人会受伤或结束生命。但是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的地震是那么的可怕,那么的残酷无情,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是那么的脆弱。但是,人们面对灾难却又是那么的团结一致,英勇顽强。它让我更加懂得珍惜生命,珍惜亲情,珍惜生活中的一切。也让我更加意识到了保护坏境、生态的重要性。

为了人类少一些灾难与不幸,为了地球的祥和与宁静,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吧!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3

经过长达数月的拍摄,《唐山大地震》终于颁上了银幕,以震撼的电影画面让万人观影团泣不成声,《唐山大地震》不仅将当年夺去24万唐山人生命的7。8级大地震的触目惊心的真实再现,更把因为大地震而破碎的家庭、亲情展现的令人柔肠百转,催泪难挡。现场无数人在流泪,尤其是当大地震场面再现,亲人离散及最后母女相认几个片段处,太多人无法抑制自己的哭声,现场嚎啕。

这次冯小刚只把自己当作了讲述者了23秒中国之殇,32年吾民尚存。在这个主基调下,冯小刚营造了前所未有平和的节奏。相比《非诚勿扰》、甚而更早的《集结号》时代,冯小刚导演用更娴熟的电影语言在讲自己钟爱的平民故事,值得敬佩!

整体来说《唐山大地震》是今年最值得观看的一部影片,不仅是今年最催泪的电影而且每位演员把细节润的有声有色,尤其是徐帆扮演的母亲形象 “这可能是徐帆演得最好的一部戏。”而冯导的镜头也没有仅仅在灾难的场面停留,更多的是细腻他们的生活历程、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心中那片永远抹不平的疮疤怎样改写了人生。

《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灾难片,对于灾难的想象,中国远不及欧美,但对于心灵的灾难,中国的导演却可以雕琢得更细。不得不说,冯小刚导演对于电影与生活的关系把握十分得当。八零年代的我也是看着冯导的电影长大,我相信他的实力。这一次他再次准确定位了这部电影的方向,他的电影一定能够让唐山人民抑制了34年的悲伤痛快地倾泻出来,一定能够给坚强、勤劳、真诚、感恩的唐山人民以精神上的慰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4

昨天带女儿跳舞,跳完午后女儿要去溜旱冰,于是又让她去溜旱冰,第一次溜旱冰居然还可以,溜完旱冰已经是下午2点我的肚子咕咕的叫个不停,可是女儿还不想走,我只有下命令。我们一同来到餐馆女儿吃了一碗凉面,我吃了豆花和凉拌豇豆,终于填饱肚子。我叫女儿回家睡午觉,她说还想在外面玩,于是我们准备到她经常去的乐园,在路上女儿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宣传片,闹着要去看电影,我也欣然同意,条件是看完后一定要回家,在加上我也有好久没有到电影院看电影啦。

于是买了电影票,在超市逛了一个钟头,顺便也给女儿买了一套她自己挑选的裙子,终于让她换掉了每天都要穿的旗袍。时间到啦,走进电影院,女儿说妈妈怎么到了晚上。随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蜻蜓在空中飞舞,天空骤然变得黑暗起来,预示着唐山大地震就要来临,预示着一个温暖幸福的家从此就即将分开,主人公元妮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救她的丈夫,压在石板下的两个孩子只允许救一个,而她选择了救儿子,而女儿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女儿被部队的一个家庭收养,整整32年女儿却没有去找她的亲人,为的就是那句“救儿子”。而她的母亲也整整被折磨了32年,自己一个人把儿子带大,一个人守着老屋就是为了让失去的的丈夫和女儿能够有个灵魂的家,最终女儿也回来了原谅了母亲。

看到她仿佛看到我们现在为女儿所做的一切,天底下的母亲可能都是这样的,母亲的爱是最伟大的。在我没有当妈以前我没有感到母亲有多伟大,而在我当了妈以后才真正意识到做妈的不容易,在此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平安健康。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

今天是星期六,我在电脑上查找《唐山大地震》这部新出的电影,这部电影是根据1976年7月28日在唐山发生的一次7。8级大地震而制作的。在这次的大地震中,造成死亡人数多有242769人。

在这部影片中,讲述的是姐弟两人在大地震中都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还有生存迹象,但他(她)们的母亲只能选择救其中一人,最终选择了救弟弟方达。但姐姐方登却奇迹生还,被解放军叔叔收养。32年以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的心中有了许多的感慨,我知道了生命是可贵的,没有了,就没有机会在挽回了,我知道了地震是无情的,要自己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拿生命开玩笑。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会回来了,那些受难者的青春也不会回来了,但这种对于苦难的聆听和见证,会让我们对现实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实际上,在这个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个对苦难历史的记录着和见证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动和责任。

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水平,还不能够预知灾难的袭来,灾难往往是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时候袭来的,就像汶川,唐山,玉树的地震一样。在灾难下,人们不知所措,对面临的困难没有任何的办法,只得去面对。在灾难里,会让人心痛,会让人感动,会让人沮丧......

在幸福中生活的人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为祖国报效,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也要珍惜生命,不要把生命当儿戏,生命没了,就不可在挽回。希望祖国能早日制造出能探测灾难的仪器,使更多的人不用失去生命!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