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美食说明文

时间:2025-06-30 18:06:15
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

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

相信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说明文,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你写这类作文时总是没有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1

我的家乡在山东省东明县,那里风景宜人,民风淳朴,家乡的美食也是一绝,有王炳乾的牛肉,靳家粉肚,东明集的大西瓜,家喻户晓的西瓜酱……真是数不胜数。不过我更喜欢家乡的西瓜酱。

家乡的西瓜酱曾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可想而知多有名吧!每天的吃客都络绎不绝。西瓜酱不仅味道鲜美,看相也不差。光滑而又不腻的油浇在上面,一粒粒金黄色的大豆伴着一颗颗白嫩的花生,又黑又亮的花椒籽散落其间,如果想让西瓜酱更加美味,加上适量的大葱是最好的选择。做好之后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其实西瓜酱的做法很简单:每年七月下旬,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将黄豆挑选后洗干净,在大锅里煮至八分熟,用一个竹帘或凉席均匀摊开,上盖纱布(温暖、弱光下自然发酵,约7——10天后,豆粒上密生1——2cm长白色菌丝),让每粒黄豆都长出一层土黄色醭。先将西瓜去皮抓碎,姜切片,煮开盐水后加黄豆、姜再烧开一次,冷却后加西瓜入缸发酵。在城市里,也可以用广口的玻璃瓶,瓶口用洁净的纱布密封以利透气。每天早晚用筷子上下搅拌,充分发酵,半个月后酱体不再产生泡沫时可加入姜丝,一个月后酱香浓郁即可食用。食用之前盛出适量,在锅里大火过一下油,喜欢吃辣的还可以浇上一些红红的辣椒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西瓜酱就做成了。

吃西瓜酱时我喜欢用馒头夹住一些后大口吃或用馒头沾着吃。有一次我吃西瓜酱时用馒头夹住一些后大口地吃起来,结果油流满了我的嘴角。从此,我给西瓜酱起了一个别名——“满嘴油”。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来尝一尝这美味佳肴了?

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2

民以食为天。中国自古就以独特的美食闻名于世,什么八大菜系呀,什么蒸煮烹炸呀,中国的美食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青睐。不必说香酥可口的北京烤鸭,也不必说味美肉嫩的南京盐水鸭,更不必说肥而不腻的上海酱鸭,在我们繁华美丽的上海就有一道远近闻名的地方小吃——南翔小笼馒头。

我想外人听了也许会不以为然:“不就是小笼包吗,有什么稀奇!”哎,你们可说对了。这小笼馒头确实是平凡,不过它在平凡中体现出了自己的奇特。且听我慢慢道来。

南翔小笼馒头又叫南翔小笼包,是上海郊区南翔镇的传统小吃,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该品素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而闻名,是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的风味小吃之一,南翔小笼馒头的馅心是用夹心腿肉作成肉酱,不加葱蒜,仅撒少许姜末和肉皮冻、盐、酱油、糖和水调制而成。馒头的皮是用不发酵的精面粉做成的,50克面粉可以包8个,100克一笼。蒸熟后的小笼馒头,小巧玲珑,形似宝塔,呈半透明状,晶莹透黄,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滋味鲜美。如果吃时佐以姜丝、香醋、配上一碗蛋丝汤,其味更佳。南翔小笼馒头的馅心还可以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初夏加虾仁,秋季加蟹肉、蟹黄、蟹油。豫园商场内的南翔馒头,是豫园商场内的有名风味小吃之一。

正是由于这样,南翔小笼馒头才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同时,南翔小笼馒头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现在,上海几乎所有的早点摊子上都在做南翔小笼馒头,而且有些摊子大胆创新,还发明了蔬菜汁皮的南翔小笼馒头,销量也不错。

听了我的介绍,我相信不管有没有吃过南翔小笼馒头的人一定会喜欢它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上海的南翔小笼馒头也会走向世界、面向未来,让那些老外也赞美一声Very Good!

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3

清明放假这一天,晴空万里,天空像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我们一家人要去宁溪游玩。

我们坐着车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我们走在热闹的宁溪街头,一下子就被一家店的广告牌吸引住了。广告牌上写着“柴火豆腐”四个大字。我好奇地问老板:“老板,什么是柴火豆腐?”老板自信地说:“柴火豆腐就是用柴火烧起来煮豆浆的,而且我们宁溪豆腐是用山泉和优质黄豆做的,绝对是最好吃的豆腐。”我心里嘀咕着:老板这是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吧。

我们再看看摊位上的豆腐四四方方的,好像洁白的枕头一样。豆腐是乳白色的,就像我最爱的老酸奶一样。豆腐表面看上去有些皱皱的,跟老奶奶的脸一样。这时,有人来买豆腐,老板切下一大块豆腐,只见切开的这一面既平整又光滑。我怎么看,这宁溪豆腐跟平常豆腐也是一个样的。我们半信半疑地走开了。

很快就到中午了,我们来到一家饭店。正巧,这家饭店的特色就是用宁溪豆腐来制作各种菜肴。饭店里坐了很多人,看来生意非常好,我们赶紧找了位置坐下。爸爸点了四五个菜,才一会儿功夫,服务员就把菜上齐了。其中我最喜欢吃三鲜豆腐了。三鲜豆腐颜色鲜亮,光是看起来就让人很有食欲。雪白的豆腐,鲜红的虾仁,还搭配着香菇和小葱,看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赶紧拿起勺子舀了一块豆腐,放到嘴边吹了一会儿,一口把豆腐吃进嘴里。豆腐的滑嫩,带着虾的鲜,香菇的香,实在是太好吃了!宁溪豆腐果然名不虚传啊!

我们回家之前,还特意去买了许多豆腐,准备带回去让朋友们也尝一尝。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宁溪豆腐被称为台州特色美食,不是没有道理的。

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4

我出生在江西抚州的一个小县城,是外婆把我带大的。我在这里生活了快六年,父母才把我接回杭州读书。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早餐店的江西米粉了。

江西米粉虽然没有云南过桥米线那么有名气,但也美味非凡。县城的每个早餐店基本上都有这道小吃,它的卖相虽然不怎么好看,但味道却很好。

早晨起床洗漱好以后外婆便带我来到一家早餐店,此时老板正忙得不亦乐乎。外婆给我点了一份米粉外加一小碟麻辣小肠,据说这是上班族的标配。不一会儿,米粉就端到面前,白乎乎、圆圆细细的米粉配上浓香的汤汁,上面撒了些葱花、香菇碎片和肉沫,看上去让人很有食欲。我用筷子夹起几根米粉,再用勺子舀了一口汤送进嘴里,合上葱花和肉沫,那滋味令人不能自己。再来一口麻辣小肠,又滑又辣,接着又感觉到舌头麻麻的,这时候再喝一口汤就可以缓解一下这种感觉,真是美妙极了。

江西米粉的做法也很讲究,丝毫不亚于云南的过桥米线。米粉必须是当地出产的,这样才地道。生的米粉须在前一天晚上煮熟,捞出来放在冷水里面凉透,然后放在沥水的簸箕里面,上面盖一层干净湿润的棉布防止米粉表面水分蒸发,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汤也要凌晨起来熬制,否则不新鲜,口感也会大打折扣。材料也是要精心挑选猪的大骨头,先冷水下锅加料酒焯水去腥,然后加调料再用文火慢慢熬制。这样的熬出来的汤才有灵魂。

早上客人来了以后,老板就抓一定量的米粉放进盛满高汤的锅中,大约煮三分钟左右就可以捞出,上面撒些葱花和佐料,喜欢吃辣的可以叫老板加些辣椒。冬天的早上醒 ……此处隐藏1645个字……外面。

黄泥螺一般生活在海边的滩涂上,朝去暮回。它们是成群结队的,只要找到一个,就大丰收了。要是在滩涂上看见了深色的小黑点,那就一定是黄泥螺。龙山的黄泥螺最好,而我的外公就是龙山人,他跟我说,以前的黄泥螺很多,非常好抓,只要退潮的时候去,抓几十斤绝对不成问题。放学的时候,外公和朋友们经常跑到海滩上抓黄泥螺,回到家,就可以吃上美味的泥螺了。黄泥螺小小的,身体很滑溜。有的人还特地学了好几年抓捕技巧,抓黄泥螺时,要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它,然后甩掉泥浆,放进竹筐,满载而归。

黄泥螺的肉味道鲜美,肉嫩多汁。尤其是桃花时节和桂花时节的泥螺,个头大,肉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每年桃花季节,泥螺肚内的“铁”吐尽,肉质鲜美。黄泥螺的营养功效很多,《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效。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葱油泥螺”,这种烧法很简单,只要先把黄泥螺表面上的沙泥和黏液去掉,然后把水倒入锅中烧开,接着把黄泥螺放入,再准备点蒜泥和葱铺到泥螺上,淋点酱油,最后热锅下油烧熟,浇在黄泥螺上,一道美味的葱油泥螺酒烧好了。只要有这道菜,我就可以吃上好几碗米饭。

黄泥螺真好吃,大家来慈溪游玩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品尝哦!

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9

我惦念的那座城,不是北京,不是成都,不是西安,而是我的故乡兰州。

兰州的面是拉面。无论何地,我走在街上寻找中午的吃食,总能闻到那扑面而来的香味。美丽朴实的回族老板娘倚在门口向我笑嘻嘻地说道:“姑娘,天冷,来碗热腾腾的面暖暖胃!”那戴着回族帽子的回民小伙在大锅旁,把一根面条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那面条在兰州甘冽的泉水中煮过后,配在牛肉汤中,辅以葱花、白萝卜,正如同做人,一清二白,两袖清风。

闻!那面条已端在你面前,那醋香与辣香,那面汤与拉面的味道像调皮的小精灵般钻进你的鼻子,入口,那鲜香在你的口中回荡,久不消散。耳边似乎又响起了老板娘的话,是啊,真的暖和了呢……

兰州的水果最多的是苹果。每到秋收时节,街上随处可见各种苹果。最多的是红富士,又大又红堆在推车上,仿佛四五十个就能堆满整辆小车。

红富士的红,是鲜红与黄色结合起来的红,红得灿烂,红得惊心动魄,又红得温柔。红富士的香气有着与生俱来的独特,宁静却沁人心脾,仿佛包含四季,又仿佛通晓岁月……

我在成都想着故乡的云,念着故乡的人,感叹“独在异乡为异客”时,吃着那从甘肃远道运来的苹果,品味那清爽的甜,品味那惆怅而甜蜜的乡愁。

兰州的特产是百合,来兰州玩的人多半会带回一箱百合。一听到这名字,你可能立即会联想到美丽的百合花。看到它你可能会失望:它看起来与大蒜没什么区别,还带着泥土,实在和“美丽”二字搭不上边嘛!

可是当你用清水把它们洗干净,露出它们原本洁白的皮肤,剥好后放到碗里,你不禁吃惊,碗中这晶莹剔透的白玉片是刚才那个丑八怪吗?让你更吃惊的还在后面呢!把它们放在锅中蒸熟,揭开锅盖,满屋香甜,你不顾烫抓起一片放在口中,会忍不住咂舌道:“这玩意儿这么好吃?”

百合既是一种美食,又是兰州带给全国人民的温暖与祝福,百合百合,百家团圆!

思念一座城,回味一份舌尖上的`乡愁。

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10

我的家乡在重庆江津的一个小镇——白沙古镇,它虽然毫不起眼,但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我最喜欢吃外婆做的腊肉和汤圆了。每年寒冬季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杀一头猪,准备过年。我每次看到外婆家灶台上方挂着那黑漆漆的、黄黄的腊肉,就问个不停,这肉怎么不放在冰箱里呢?它不腐烂吗?……外婆告诉我,它不会腐烂的,因为它是用盐腌制过的,然后放到火炕上烟熏,并且现在气温又不高。你看每家每户都有,这种的肉做出来的菜吃起来非常香,可以炒来吃,可以直接蒸来吃,也可以炖来吃,无论怎样吃,都是人们所喜爱的菜肴。所以我常常让外婆给我弄腊肉、炖腊猪蹄、腊排骨来吃。

每次只见外婆把黑黑的腊肉取下来,用金丝球在表面上抹来抹去,再用热水反复冲洗,此时的腊肉与悬挂着的真是天壤之别啊!经过外婆的厨艺,满桌的以腊肉为主的各种菜肴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儿放入嘴里,啊!满口的香味儿沁人心脾,回味儿无穷。我想:我也要跟外婆学做腊肉,让我的子子孙孙都会做腊肉。

每逢春节,我们家乡家家户户都离不了吃汤圆,并且还取了个美名——元宝。传说:正月初一吃了元宝,一年到头都财源滚滚,如果吃到了红色的元宝,那他一年都红红火火。大人们还经常在元宝里包上苹果粒、硬币、枣子等,如果吃到了这样的元宝,都会有不同的好运。因此,每年初一,我很早就起床,看看大人们是怎么做元宝的。只见他们熟练地把汤圆面和好,掐一小团在手里搓,然后把它压成一块圆形面,再包一点儿馅儿,丢到烧开了的水中,隔了一会儿,那些圆圆的元宝就浮出水面,大人们说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盛了一碗,尝了一个,又甜又香。有时还有惊喜——因为吃到了包有硬币或苹果的元宝。甭说有多高兴啊!

家乡的美食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总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家乡的美食,我要把它传承下去。

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11

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第一是美食,第二个才是文字。

——题记

美食,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将你敏感而又自卑的心房蓦然照亮。

之于这匆匆而逝的13年,尝过了无数道玉盘珍馐,可无奈山珍海味沉浮,任尔芳鲜无数,迷失在味蕾绽放间每一道短暂的光阴。会在考试之后拉上三五好友风风火火地去街边逛小吃,各式各样的小食投入眼帘,繁多复杂,惹人欢喜。却在不知不觉中隐隐透射出一种孤独的味道,一种只有我才能体会到的孤独。

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回忆就会漫天飞舞。记忆中的马卡龙犹带着初识的甜蜜与邂逅的欢喜,在味蕾的卷轴里点点晕染,慢慢绽开。

初识马卡龙,是在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时。走进大厅里便赫然看见了一个大型的马卡龙蛋糕。走上去,混着咖啡和奶油的香甜气息扑鼻而来,就着醇厚女音吟唱的香颂,迎面遇见油画里的埃菲尔铁塔,仿佛穿越到夜巴黎的街头,带了懵懂的冲撞在眼睛里洋溢着模糊的柔光。

拿起一块,表面光滑,无坑疤,在灯光照射下泛着轻轻浅浅的光泽,饼身下缘还会出现一圈漂亮的蕾丝裙边。轻轻放入口中,咬一口,层次感分明,酥脆如薄雪,绵腻却有如羽毛般清新飘渺,加上又软又绵密的内层,这样外酥内软的别致口感,犹如阳光般瞬间温暖了我小小的心房。想必这就是味道的魔力,它不仅能烙进人的记忆里,也能渗入人的情感,甚至成为贯穿人一生的印记。

马卡龙缤纷的口味与鲜艳的色彩下包裹着世上最甜蜜醉人的滋味,使我每天都想换一种口味,期待生活也会像马卡龙一样充满缤纷的色彩。在咬下一口马卡龙的剎那,便立刻被征服,连连而来的惊艳让我无法思考,就像正在经历一段甜蜜与冒险交织的梦幻旅程。

这便是美食在味蕾上的绽放,是美食的真谛,美食的意义:美食,不是逃避,不是躲藏,不是获取,不是记录,而是在想象之外的环境里,不经意间照亮你,从此慢慢改变心中真正觉得重要的东西,成为自己所期许的模样。

《关于家乡的美食说明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