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

时间:2025-08-11 20:05:17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精选15篇)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精选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1

一、上学期教研工作分析

1、优点

上学期我们对《怎样与教育目标相结合,让幼儿全面发展》的主题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园领导的正确引导下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教师指导幼儿活动的能力。教研活动中老师通过不断的探讨和研究,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如:材料的制作与指导幼儿活动的策略,大家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保证了活动区的活动质量,对活动指导积累了信得经验。

2、不足

在对幼儿进行活动区指导时发现,幼儿能够自主选择材料,但兴趣不是很浓。活动区活动中只是简单的摆弄一些材料,不能细致的观察。如:科学区幼儿知识简单的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与变化,不能连续去观察,不会单独做观察记录。

教研工作的目的

教师能依据不表投放适宜的科学区材料,更好的提升材料的使用价值,促进幼儿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措施

(一)如何根据本年龄班的特点和教育目标,开展适宜的科学活动

学习科学领域的知识,制定并研讨科学区材料投放计划,为落实科学领域目标作充分的准备。

(二)如何根据活动内容和幼儿的需要投放适宜的材料。

1、利用自制科学区玩具介绍,完善老师们的自制玩教具创意,更好的落实科学领域目标。

2、通过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观摩活动,指导教师合理创设科学区,并依据计划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有效指导幼儿探究、发现、交流。

(三)如何指导幼儿在活动中探究、感受、体验获得相关的学习经验。

1、深入研究声、光、电方面的材料投放,通过集体研讨有效落实科学领域目标,达到促进幼儿大胆探究的目标。

2、通过在科学区指导幼儿使用新材料的教案设计和观摩活动,指导幼儿有效地与材料互动,并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三、收集资料的项目和方式

科学区角材料的照片及说明。

四、具体教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3月第二周:各组根据园教研计划制定本组的教研计划。

2、3月第四周:学习有《学前教育增刊》刘占兰的文章“探究发现式的科学教育策略”,明确科学活动的教育价值,研讨适合本班的科学活动内容。

四月份

1、4月第二周:学习科学活动的相关资料,研究根据本班活动开展情况和幼儿的需要投放适宜的互动材料。

2、4月第四周:交流本班活动开展情况和材料投放的好做法。

五月份

1、5月第二周:研讨在活动中如何指导幼儿探究、感受、体验获得学习经验。

2、5月第四周:交流在活动中指导幼儿探究、感受、体验获得学习经验的体验。

六月份

1、6月第二周:组织相互观摩对各班的科学区活动进行评价。

2、5月第四周:各班交流组织科学活动的经验,评出活动较好的班。

七月份

1、7月第一周:组织全员观摩。

2、7月第二周: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总结。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2

在这繁忙却也充满着纯真、快乐的工作即将展开之际,我们中班教研组将继续以新《纲要》精神为指导,围绕《园务工作计划》,认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努力提高中班年段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中班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使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们将以“纲要”为指导,以教研室教学计划为依据,深入学习“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学习新课程理论,加强幼儿早期教育研究,积极参与课改,统一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幼儿教育改革,加强学前教育管理,提高保教质量,全面推进幼儿素质教育。以教研组为阵地,进行教学研究;以教师实践中的问题为抓手,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再实践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工作重点与措施

(一)、加强班级日常生活管理,优化幼儿一日生活。

1、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2、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3、培养良好的进餐、午睡习惯,促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4、协助保健老师和保育员做好各项卫生工作,让幼儿有一个舒适的游戏、活动环境。

(二)、加强学习,理论指导实践,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1、珍惜校内外的各种学习、交流机会,鼓励组员积极参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积极利用年级组展开“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捕捉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闪光点和存在的实践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交流、辨析和调整,最大程度地帮助教师朝专业化方向更好的发展。

3、教师之间进行互听课活动,在听课中相互了解他人的教育观念、教学水平与教育行为,同时也了解幼儿的学习常规、学习习惯、发展情况等。听课后要及时反馈,共同探讨,学习他人的优点,以便指导自己更好地开展工作。

4、积极开展隔周一次的年级组讨论活动,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参与意识,做到人在、心在,实现人人开口、开窍,形成热烈、浓厚的教研氛围。

(三)、积极做好家园沟通,实现家园同乐。教师与家长互动的效果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成效。家园的良好沟通,能让教师与家长共同协做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共同分担教育责任。本学期,我们将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访等多种形式来提升家长和老师、幼儿园之间的感情,实现家园同乐。

三、专题性研究:

1、重点内容:

中班教研工作计划

依托园“结构游戏”研究背景,确立“中班结构游戏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适宜性“的专题研究,优化幼儿游戏的空间环境与材料,促进幼儿建构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师结构游戏活动中的组织与指导能力。

2、主要措施:

借助《游戏活动》教参、《学前儿童游戏》书籍、网上相关结构游戏经验论文、案例等的学习,提升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每月一次专题研讨活动,聚焦结构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材料投放适宜性的实践研究,保证一学期内各班轮流展示一次。

关注每月每班主题结构计划、活动案例资料的积累,补充丰富幼儿园主题课程资源库中的游戏课程实施内容与要求。

关注教研组的专题研究结果成效,期末要求围绕研 ……此处隐藏16184个字……改,形成比较完善、优秀的园本教案,尽量达到每节课向开课一样,做到尽善尽美。

7、继续进行一课二言活动。

二、教研活动安排

中班组活动具体安排

内容

2月4日

1、讨论本学期教研组研究重点内容

2、讨论5个大活动的分配及认领

3、制定主题计划

4、制定3月份计划

5、游戏的分配及认领

6、讨论大主题的环境布置

7、中班负责的橱窗——美术

8、会议记录的记录者确认(先手写后打印)

9、确认元宵活动的内容和项目

2月23日

1、上交所有要交的内容

2、商讨“三八”活动安排,活动牵头人分配工作

3、罗列三月份需要制作的教具

4、商讨如何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

3月30日

1、上交上月材料

2、商讨亲子春游的地点和方式,活动牵头人分配工作

3、制定4月份教学计划

4、罗列4月份需要制作的教具级分配

5、教师准备论文

4月27日

1、上交上月的材料

2、制定自理能力比赛的方案及分配班级。

3、制定5月份教学计划

4、罗列5月份需要制作的教具

5月26日

1、上交上月材料

2、商讨“六一”游园活动的项目安排及人员分配

3、制定6月份教学计划

4、罗列6月份需要制作的教具

6月22日

1、整理一学期的所有材料

2、所有的教学材料归档

3、制定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总结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中班组教师将继续遵循《纲要》中的要求,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宗旨,在不断地学习和教育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各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以教研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和进步,为成功创省示范园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

1.以“互动游戏”为研究载体对教师在互动游戏中如何进行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推动孩子与材料与环境积极互动,孩子间主动交往,作为中班组本学期的专题研究。

2.加强教研组建设,抓教研过程的规范性,为教师构筑团队学习、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交流展示的平台,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各层面教师的专业成长。

3、继续以课程内容的梳理为日常研究的重点,丰富完善两大课程内容与组织形式,以“优质活动”为抓手,验证有特色的有效的主题背景下的教学活动,完善优化园本活动。

三、主要内容和措施:

(一)教研组学习:

以“学”为先,加强学习,促使专业理论不断充实和更新。

措施:

1、学习《纲要》等规范性内容,进一步了解把握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课程要求。

2、督促教师自觉加强个人学习,加强理论和业务的学习,在工作中用先进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3、熟悉并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关于主题的活动点,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二)教研组建设:

以“行“为进,积累过程性资料,不断完善教研组建设

措施:

1、加强团队建设,分析教师优弱势,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上遇到的困惑,采用同伴互动,专业引领,交流展示的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新教师是幼儿园的新生力量,除了与老教师“青蓝结对”,教研组内还要定期组织教师解答新教师工作中的疑惑和困难。通过关心和指导,逐渐使新教师能学会管理好自己的班级,胜任各科的教学任务和指导幼儿参与各种活动的能力。

3、督促教师能及时做好活动后的情况记录和课后反思,及时分析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缺点。

4、规范完善教研组资料,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并能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和帮助。

(三)专题研究:

以“研”为导,开展游戏活动,促使游戏研究更深化。

措施:

1、建立资料库,开展游戏研究情况调查。

2、采用案例研究法,结合实践观摩开展游戏活动。

3、听讲座,学习相关研究资料,迁移到游戏活动中。

(四)日常研究:

以“教”为重,管理教学过程,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措施:

1、通过日常督促养成良好的一日活动常规,对幼儿进行安全、卫生、环保教育。

2、本学期我组重点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把语言、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案加以修改,采用人人发言、人人出谋策划的方式修改出完善的教学目标、准备、过程等各个环节,并让每个教师在活动后加以反思再修改,形成比较完善、优秀的园本教案,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本学期我组除了组织好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活动外,各班要认真组织好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庆国庆庆祝活动”“119消防活动”“秋天的收集活动”“庆祝元旦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幼儿综合能力。

4、督促各班教师及时更换主题墙、家长园地,丰富游戏区角,做到环境创设为幼儿发展服务,并体现幼儿的参与性、美观性。

四、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教研组计划和各班级计划的制定。

2、教室环境布置的研讨,特别是游戏区域的环境设计和布置。

3、学习理论知识及本组幼儿的年龄特征、阶段目标等。

4、确立教研组课题以及个人的专题研究

5、学习如何写教学方案,并实施操作。

6、幼儿常规养成研讨。

7、学习、认识、讨论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十月份:

1、讨论学习如何写反思,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2、集体备课,重点解决如何进行目标定位。

3、对教研组课题和自己的专题谈谈自己的困惑。

4、各班积极调整互动游戏环境与材料,开展游戏活动,互相学习,互相探讨。

5、各班游戏环境创设评比。

6、新教师教研活动展示。

十一月份:

1、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2、理论学习《游戏活动的指导》,使教师能科学、实效的对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指导。

3、继续开展教研活动。

4、自制教玩具和游戏活动材料的交流。

5、准备面向全片开展游戏活动的观摩。

6、社区活动。

十二月份:

1、理论学习:游戏中如何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2、新教师的疑惑解答。

3、庆元旦活动准备。

4、交流幼儿评语的撰写。

一月份:

1、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2、幼儿素质测评,分析。

3、进行案例学习和交流

4、做好各项资料的整理归类工作。

《幼儿园中班教研工作计划(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