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调研报告

时间:2025-08-07 16:07:14
有机调研报告

有机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机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机调研报告1

(一)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食品质量问题越来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投入比例不断加大,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绿色有机农产品在我国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青睐,人民群众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更加关注吃的健康、吃的放心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绿色有机农产品近年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我们相信在今后也将会有更长足的发展!

(二)齐齐哈尔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发展现状

齐齐哈尔素有“中国绿色食品之都”的美誉,作为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齐齐尔哈尔在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齐齐哈尔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壤肥沃的松嫩平原腹地 ,嫩江贯穿境内,空气、水、土壤质量优良,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齐齐哈尔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20xx年被国家权威机构命名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尤其是近些年来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强劲发展取得非常喜人的成绩。目前齐齐哈尔绿色有机农产品绿色品牌多、种植规模大、市场发展迅速前景非常看好。据统计目前全市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达到105个,有6种产品获得美国自然食品协会颁发的自然食品证书。截至目前全市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600万亩,年加工绿色食品60万吨。全市销售绿色农产品62万吨,其中省内23万吨,省外26万吨,国外13万吨 。20xx年以来,齐齐哈尔市已经成功承办了15届由中国农业部和黑龙江省政府主办的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充分展示了全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成果,有力的推动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为齐齐哈尔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走出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齐齐哈尔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势头迅猛,在得到许多实惠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加入到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的行列之中来,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因此未来齐齐哈尔地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必将成为齐齐哈尔的一张靓丽名片。

(三)关于齐齐哈尔地区产黑豆的专项调研

齐齐哈尔绿色农产品资源丰富开发应用前景广阔,其中作为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家族中一员的黑豆近年来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其身份地位不断的得到提升。无论从历史记载还是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来看黑豆的营养价值一直是被公认和推崇的。黑豆又名橹豆、黑大豆,外皮黑,里面黄色或绿色。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黑豆还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主要是可以降低胆固醇、补肾益脾、祛痰止喘、排毒减肥、改善贫血、美容养颜等功效。传统中医认为黑豆是一种既便宜又有助于抗衰老,具有医食同疗的特殊功能的食品。《本草纲目》中说“豆有五色,各治五脏,惟黑豆属水性寒,可以入肾。治水、消胀、下气、治风热而活血解毒,常食用黑豆,可百病不生。”药理研究结果显示,黑豆具有养阴补气作用,是强壮滋补食品。因此食用黑豆对于改善和提高我们的身体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 黑豆营养成分与其他几种食品的比较。

齐齐哈尔地区生产的黑豆颗粒饱满,营养价值更为丰富。黑豆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而黑土地的肥力是非常高的,可以为黑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齐齐哈尔四季分明,空气质量良好,嫩江水水质优良,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都为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齐齐哈尔生产的黑豆及其他绿色有机食品在同类产品中更具有竞争力!也更值得消费者信赖。

尽管黑豆的营养价值和功效历来被人们认可和推崇,虽然近年来黑豆的发展也取得的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发展状况与黑豆极高的营养价值仍然不相符。除过黑豆产地的人们会有较多的食用黑豆外,其他非产地的人们很少有食用黑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经过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我得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的不同加之受生产条件的影响所以不产黑豆地区的人们没有食用黑豆的意识。

(二)很多人尚未对黑豆的营养价值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食用黑豆的好处认识不深。

(三)生产地对黑豆的宣传不够,致使黑豆的销量很难上去,很难在不产黑豆的地区打开市场。

(四)目前整个市场上关于黑豆的加工能力还比较低下,没有众多的黑豆产品和与之相关的副产品。

(五)关于黑豆的包装技术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影响了黑豆的运输和储存。

根据调研得知目前市场上销量领先的几大黑豆品牌有谷绿农品、十月稻田、北大荒、方家铺子、北纯、栗源等。根据调研发现目前市场上黑豆的包装在包装材料的选用上主要是塑料包装、抽真空袋包装和纸盒包装。在包装结构设计上主要采用镂空设计让黑豆能直接的显现出来,给消费者一种亲切、自然、绿色、放心的心理感受,且设计体积一般较小。在包装颜色搭配上主要采用绿色、白色和黑豆本身的'颜色相结合,黑白分明的体现出产品的特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绿色的点缀又给人健康、环保的感受。在包装图案设计上比较简洁,普遍主要都有黑豆这两个显眼的字体。让消费者很容易记住和接受。例如:

就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黑豆包装而言做到了保护产品、促进销售、方便运输的要求,且设计时尚、便利。但是在绿色包装、人性化包装和特色包装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包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价值4000亿元。因此采用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包装对于降低产品成本、保护环境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在未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程度追求的逐步提高,对黑豆功效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黑豆的销售比较会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所以黑豆的包装需求也必将呈现出井喷之势,所以在黑豆包装中大量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开发廉价实用的绿色包装材料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加大可循环利用的包装袋的使用也是在黑豆包装中实现绿色包装的重要途径之一。再同类质量的产品中除了在黑豆的包装中大量使用绿色包装外,要提高黑豆的销售量就必须从黑豆的包装设计上有更多的创新,有更多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必须体现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效应。针对齐齐哈尔地区产黑豆,我认为应在包装装潢设计中加入齐齐哈尔地区独有的地方特色,比如说黑土地文化,鹤文化。在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同时又可以宣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下面是我对齐齐哈尔地区产黑豆在包装设计和广告宣传方面的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针对调研结果进 ……此处隐藏6315个字……效钾平均含量大幅度的下降,比98年降低了111.65mg/kg,降幅达到47.6%。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县土壤养分总状况是:“有机质偏低,缺磷,少氮,钾丰富”,而目前“缺磷,少氮”依然是现状,钾则不再富裕,需要大面积补施钾肥才能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二、农业结构

1、农业生产情况

全县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以及其它一些小杂粮。,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0万亩,总产量425193吨,棉花播种面积65万亩,总产78750吨,粮棉总产分别比上年增产9.5%和2.9%,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2334.25万元。

2、全县畜牧业概况

全县总面积8195.69平方公里,耕地157万亩,可利用草场117万亩;畜禽品种资源丰富,主要有西门塔尔牛、荷斯坦奶牛、多郎羊、当巴什羊、驴、马、骆驼、鸡鸭鹅鸽等,同时还有雪鸡、狐狸、野猪、黄羊、云豹等野生珍稀动物。全县末,各类牲畜存栏达到112.1万头只,其中适龄母畜80.1万头只,大畜18.85万头。年内出栏牲畜108.74万头只,出栏家禽1000余万只(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9万吨、0.7万吨和1.5万吨。

县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和传统优势,粮草丰茂,技术力量雄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完善。近年来,畜牧业正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推进,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已建成黄牛冷配点100个,青贮窖6.6万座,铡草机1562台,畜牧养殖小区348个,良种畜禽繁育基地30个,养殖大户和专业户2187户,标准化牛羊定点屠宰场、猪驴定点屠宰场和家禽屠宰加工厂各1座,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年屠宰加工各类牲畜40万头只、家禽500万只,建成3个小型牛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可达200吨,全县现有畜禽交易市场32个,日交易量可达3万头只以上,县还成立了家禽养殖协会、养蜂协会和畜产品购销协会,通过内引外联,拓宽了畜禽产品营销渠道,畜牧业产业化体系已初步形成。

3、有机肥资源种类与数量

1、作物秸秆

全县全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248万亩,秸秆资源总量101.3万吨,其中水稻秸秆2.5万吨,小麦秸秆27.3万吨,玉米39万吨,棉花秸秆32.5万吨。其中秸秆还田面积52万亩,还田数量26万吨,饲用58.31万吨,其他用途3.9万吨,弃置乱丢8.6万吨。

2、绿肥

全县绿肥播种面积5万亩,年产绿肥1.75万吨,目前全县绿肥资源的主要作物品种苜蓿,全部用于饲料。

3、畜禽粪便

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数量64个,禽畜养殖总量6.0195(万头或万只),年产禽畜粪便23.475万吨,其中直接利用21.07万吨,主要转化为堆沤肥,未利用2.405万吨。

4、农家肥

全县年产农家肥资源总量216.21万吨,主要利用形式为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其中总施用量215万吨,亩施用量900-1000公斤/亩左右。

三、有机肥利用现状

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行有机无机平衡施肥,在强调抓好传统堆肥、沤肥、厩肥、土杂肥等积制的同时,加大秸秆肥积制力度,加大发展沼气肥等新有机肥的力度。有机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在农业节本增效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农作物秸秆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我县主要的有机肥资源,是补充有机质和钾素最主要的渠道。据统计,全县秸秆还田总量26万吨,绝大部分秸秆主要通过机械粉碎还田,合计还田52万亩。稻草、玉米、小麦秸秆主要作为牲畜牛、羊、马等饲料,通过翻根茬后作为农作物的底肥,进行还田。部分偏远且燃料比较困难的地方,将小麦、玉米、棉花等秸秆作为燃料。少部分秸秆由于农户劳动力紧张而直接焚烧或丢弃。

2、绿肥的利用

绿肥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我县常年播种绿肥面积5万亩,主要品种为苜蓿,基本全部作为牲畜饲料,很少作为绿肥还田。

3、农家肥的利用

农家肥是主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农家肥总量达到216.21万吨。厩肥是农家肥的主要利用形式之一,先用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垫栏,拌和或吸收牛、羊等牲畜的粪尿,达到一定数量之后集中于一处,通过较长时间的堆沤发酵,即可作为有机肥料。我县规模化养殖较为落后,全县规模化养殖场数量不足70个,每年产生禽畜粪便23.475万吨,但大部分粪便都未经堆沤处理。近年,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扶持力度,全县沼气由无到有,由少到多。但由于农民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沼气的使用难以接受,沼气化处理禽畜粪便利用率不高,农民基本不利用沼液、沼渣。

四、有机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发展有机肥的资金投入

由于有机肥的肥效缓慢,周期长,地方政府对发展有机肥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特别是目前化肥施用已全面普及,而且直观效益明显,基本能解决问题,因此各地表现为“重化肥,轻有机肥”现象。为此各地政府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有效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将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各级农业部门也要站在现实需要的角度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将有机肥建设工作作为农业生产的硬措施来抓,切实加强领导。

2、秸秆还田应用与畜牧业发展产生矛盾

随着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秸秆主要都作为牲畜饲料使用,秸秆还田面积和数量大大降低。目前,我县农田秸秆还田技术主要应用于棉田,秸秆还田技术与畜牧业发展相冲突,对此还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3、减少耕地闲置,重振绿肥

绿肥是传统的优质有机肥,在化肥相对缺乏的60、70年代,为我国的肥料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以氮增磷的主要方法,曾一度是农户的重要肥源。一般采用沤制或直接翻埋的方式施入大田。但随化肥用量的增加,农村劳力的减少,农村收入结构的改变,绿肥被逐年淡化,甚至有退出肥源的趋势,怎样将耕地越来越长的闲置时间利用起来,发展绿肥是今后沃土工作的需要,也是农产品安全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土肥工作中,必须加强绿肥种植的宣传工作,制定长期发展方案,促进耕地集约经营,出台鼓励性措施,免费向农户提供绿肥种子,给予氮肥补贴,推进绿肥发展

4、提高有机肥积造的科技含量,加大有机肥商品化生产开发力度

长期以来积造施用有机肥主要采用传统手法,实用新技术运用不多,使得有机肥存在有效养分低、体积大,劳动效益低、积造强度大,无害化程度低、污染大的“三低三大”的问题。目前,我县尚无有机肥料生产企业,有机肥料商品化为零。针对此种情况,应十分重视增加科技含量,增加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切实加强有机肥料科技队伍建设,提供必要的物力、财力,加大现有使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各级政府和部门也应通过招商引资,着力发展有机肥料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县劳动力资源和有机肥资源优势,重点对全县畜牧业、养殖业的畜禽粪便,资源相当集中的泥碳、城市有机废弃物等有机肥资源进行有机肥商品化开发,努力实现我县有机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

《有机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